內容目錄
Toggle政府近幾年來積極推動「居住正義」,實施了多項打炒房政策,目的是想要解決房價居高不下的問題,但我們看到的結果是,房價不降反高,讓民眾是「買不起」更「租不起」房子。那根本問題在哪?據專家說明,表示政府推出的抑制房價政策制定與實際情形脫節,導致無法真正解決核心問題。
房市問題難解 短期政策的後遺症
回顧過去十幾年的政策,房市經歷了多次調整,但政策效果不盡理想,首先,政策往往更重視短期效益,卻忽略了市場的長期穩定。2009年降低遺產稅的措施,初衷是為了吸引海外資金回流,促進經濟發展,然而這些資金流入房市後,推高房價,反而加劇房市投資需求,資金過剩與低利率結合,使得房價進一步上升。
奢侈稅鎖死市場,無法降溫
2011年為了控制過熱的房市,推出奢侈稅政策,然而正處於快速成長階段的房市,因政策導致市場鎖死,使得交易量大幅度減少,卻依然無法有效壓抑房價上升,造成治標不治本的結果,未能針對供需不平衡解決問題。
好政策?不夠好導致嚴重錯誤!
實價登錄制度雖然是提高市場透明度的好政策,但最初採用的是地政士登錄方式,導致數據不實,實價登錄2.0的改革,雖然對市場有一定的修正效果,但已經無法彌補前期錯誤帶來的負面影響。
社會住宅推動止步不前
政府在推動社會住宅政策上也面臨挑戰,雖然提出興建社會住宅目標,但實際上執行的進度緩慢,社會住宅的數量遠不足社會要求,相對的政府推出的包租代管制度,這項政策僅僅是把租客和房東重新搭配,對實質房屋供應量的增加幫助有限。
推出信用管制其實肥到建商?
央行在2021年連續四次實施限貸政策,也就是信用管制措施,以此試圖打壓房市投機行為,但房價不僅沒有下降,反而因為建商掌握更多話語權,房價越來越高,政策效果有限。
罪魁禍首是青安貸?
近期的青年安家貸款專案,本意是為了幫助年輕人買房,實際上卻造成市場上的搶購潮,反而助長了房價,這樣的現象顯示,政策經常在錯誤時間推出,沒有考量到市場實際供需狀況。
種種原因 導致房價居高不下!
房價之所以難以控制,主要原因在於政策的設計缺乏長遠的考量,往往重於短期打壓房價,忽略了市場的結構問題,例如利率和稅率不高,讓持有房屋成本較低,即使推出了「囤房稅」等稅收政策,實際效果有限,因持有者可以透過提高房租,將增加的稅務成本轉嫁給租客。
同時房價的組成中,土地成本佔了相當大的比重,建造成本因原物料和工資上漲而不斷上升,在這情況下房價難以下降,部分空屋的持有者不急於出售,而是將房子當作一種金融商品,等適合的時機再賣出,進一步的支撐房價上漲。
解決房價問題的根本之道
要解決房價過高的問題,並非單靠打房政策即可達成。市場需要的是長遠且有系統性的改革,應該從土地、稅制、公共建設等多方面規劃改革,同時要加強租賃市場的管理,杜絕租賃黑市,保障租客權益,此外擴大社會住宅興建,並與民間資源合作,提升市場的供應。
如果要真正實現居住正義,讓民眾買得起、租得起房子,政府應該要重新審視房市的結構性問題,提出符合需求的政策,政策的核心不僅是打壓房價,而是透過多方改革、穩定市場,讓房市回歸理想,進而實現長遠的居住正義。